温哥华一日游攻略
温哥华位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,该省也被加拿大华人称为卑斯省,这一叫法源自于该省英文缩写B.C的广东话译音。

接机的是加拿大华人地接社导游,我看他开了一辆能装20人的车,还以为他要接好几拨游客,没想到就接我们两个人,说是没别的车。同样是只接两人,大车来接就没有小车接的那种VIP的感觉了。
导游一边开车一边为我们介绍温哥华,同时担当司机与导游双重职责,这一点,我在夏威夷已经见识过了。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,但作为近邻,相似的地方很多。
我们即将入住的酒店位于Rich man地区,明明是富人区的意思,汉译却是音译:列志文。听导游介绍,温哥华的唐人街已经衰败,如今温哥华的中国人不再聚集在唐人街而转移到列志文。也就是说,我们入住的酒店实际上是位于一个正处于兴盛发展中的华人社区。
接机的这个导游已人到中年,估计他的青春都耗费在为移民加拿大所做的努力中,看他对作为一个温哥华人充满自豪,并在介绍温哥华时总是洋溢着过度的主观化的赞美,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到温哥华来定居。不过,温哥华确实是一个广受赞誉的城市,近年来经常在各项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调查中名列前茅。
从导游的介绍中得知,温哥华在以寒冷著称的加拿大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气候宜人的城市:冬天不冷,夏天不不热。正因为温哥华气候舒适,来温哥华买房子的富人不少,由此抬高了温哥华很多地段的房价,同时温哥华的流浪汉也特别多,因为在太冷的地方,流浪汉们难以生存。
别的季节我也没机会体验,我所看到的是,5月初的温哥华气候非常舒适,不冷也不热。不过,进入我眼帘的温哥华,形象比较平庸,因为几乎没有能看入眼的漂亮建筑。
一路观风望景,很快就到了入住的酒店,导游告知我们,当天中午11点15在酒店门口集合,然后去温哥华的市中心游览。这半日市区游是旅行社免费赠送的,前提是必须乘坐早晨到达的航班。此外,晚上还有一个市区夜游也是免费赠送项目。实际上,为了获得免费赠送的市区游,我在安排行程的时候,特意安排了早晨到达温哥华的航班。
上午自由活动,我们先在列志文的街上闲逛,然后寻找合适的餐馆以解决当日的午餐。列志文地区的酒店多,餐馆也多,还有一个大型商城。这座大商城里面除了有各种商店以外还专门设有餐饮区,类似北京的大排档、小吃城。
逛街的结果是,发现除了一家广东餐馆,其它所有的餐馆都是中午11点以后才开门。没有其它选择,我们只能在那家广东餐馆吃早茶。点了四样小点心和一大盆白米粥,出国能喝上粥特别是白粥,是非常难得的,广东餐馆里的粥一般都是咸粥,白粥是我们特意点的,并对服务员千叮咛万嘱咐:千万别在粥里放任何东西。这家广东餐馆的场面很大,食物的模样也很中看,可惜的是味道很一般。
中午11点15分,导游准时开着那辆有20个座位的旅游车接了十几个游客开始温哥华市区游,内容主要包括:加拿大广场、史丹利公园、港口市场、渔港小渡等等。
加拿大广场(Canada Place)位于温哥华的市中心,那里商店多,游人也多,是温哥华最热闹的繁华地带和商业中心,同时还是卑斯省南岸地区的主要邮轮码头,凡是由温哥华前往阿拉斯加的邮轮都从此处出发。
温哥华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加拿大广场的五帆建筑物,这座建筑的顶部造型是五个大白帆。该建筑完工于1984年,最初是用于1986年世界博览会的加拿大展览会馆。
我发现,这座“五帆建筑物”没有合适的汉译名。温哥华的华人所称呼的“加拿大广场”其实指的就是这座“五帆建筑物”,还有人把这“五帆建筑物”分别称之为“五帆大酒店”、“会议中心”、“世贸中心”等等。实际上,在这个“五帆建筑物”里既有大酒店,也有会议中心和贸易中心,还有影院等等,所以又有人称其为“五帆大楼”。
看到这些混乱的称谓,我上网查看了维基百科:
加拿大广场(英文:Canada Place)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卑斯省温哥华市中心的建筑物,是温哥华会议中心东翼、泛太平洋酒店、温哥华世贸中心、以及全球首座永久性IMAX3D 影院的所在,并由加拿大广场公司(Canada Place Corporation)管理。大楼顶部有五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白帆,是温哥华最主要的地标之一,其设计也与悉尼歌剧院和丹佛国际机场的外部有所相似。大楼造价3亿6千5百万加元,由加拿大建筑师艾伯哈德·蒒德勒设计。
显而易见,把Place翻译成“广场”实在是不合适,让人误以为是一片空旷的露天场地。如果译成“大楼”,又太缺乏艺术性。我也想不出更合适的译名,觉得还是直译为“五帆建筑物”稍微好一些,至少不会产生歧义,更何况在Place的众多词意里也含有“建筑物”这个词意。
当时在加拿大广场看到那五个白色的帆,我马上联想到的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,当然,远没有悉尼歌剧院好看。我是去年看到了悉尼歌剧院,前年看到了丹佛国际机场,都是白色造型,从外部整体结构的美感来看,加拿大的五帆建筑物既比不上悉尼歌剧院,也比不上丹佛国际机场,但这已经是温哥华最漂亮的建筑了。
史丹利公园是温哥华的市区公园,于1888年9月对外开放,公园的名称来自时任加拿大总督史丹利伯爵。史丹利公园所在地曾经是多个不同原住民族的传统聚居点,而史丹利公园对外开放后仍有一定数目的原住民居于此处。1988年,史丹利公园被政府界定为国家历史遗产区。
我对史丹利公园的印象主要就是一组图腾木雕,这组图腾木雕不仅看着很有气势,也展现了原住民的土著文化。另外,我发现,从史丹利公园隔岸拍照“五帆建筑物”的拍摄角度挺好,即比在近处拍照似乎更有美感。
港口市场紧靠着港口码头,里面非常大,卖什么的都有,门口还有艺人卖艺,总之市场里热闹非凡。出国旅游无论是去哪国,我都非常喜欢逛这种贸易市场,因为在这样的市场里连人带物都很有看头,可以说,买卖蔬果、日用品和小工艺品的贸易市场是一个最能展现当地民生、民俗的公共场所。
渔港小渡是乘坐小渡轮沿英格烈湾至格兰威尔半岛,渡轮很小,乘客不到10人。这一天的天色真好,晴空万里,伴着蓝天白云坐船观海景感觉非常惬意。同时也感叹,旅行社的赠送项目居然能有这么细腻精巧的内容!
下午不到5点就回到了酒店。晚饭就在入住酒店旁边的一家“牛仔鱼汤米线”吃,这店名起得真是混搭,而好听的“鱼汤米线”其味道实在不敢恭维。尽管列志文是一个华人社区,中餐馆随处可见,但要吃得可心却并不容易。
晚上7点30集合去夜游,内容是:唐人街、煤气镇的煤气钟、加拿大广场、海边。我当时心想,温哥华真是没的可看了,一个加拿大广场白天看完晚上接着看。不过还是看出了差别,加拿大广场在白天主要是看建筑、看商店、看人,到了晚上则是看灯火,而灯火中的加拿大广场还挺有韵味。
晚上的唐人街没啥可看的,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,街上几乎没人,我们实际上是逛了一条空街,看来温哥华的唐人街确实是衰落了。
煤气镇的煤气钟被作为一个景点,大家到了煤气镇就等着听煤气钟的钟声,听完钟声就算游览完了。我对那煤气钟没啥兴趣,倒是煤气钟所处街头的街景很吸引我。由于这煤气钟立于闹市街头,所以,我们看煤气钟的过程其实就是逛街,而街上的人也相当多。
在煤气镇逛街时,进了一家面具艺术品商店,里面的面具不仅数量多,而且造型也很丰富且极具想象力。
晚上看海景即使眼神好也看不出啥景色,但在灯火中的街头能看清色彩艳丽的花丛。
从海边回到酒店是晚上9点半,时间不算晚,人也没觉得累。
首次来到加拿大,这头一天的感觉真好,玩了一整天,游览的内容非常合意,还都是赠送的,这家加拿大的华人旅行社给我的第一印象真不错!
这次加拿大8日游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:温哥华1日游;温哥华岛2日游;落基山脉4日游。这里有个地理概念需要搞清,即温哥华岛与温哥华毫无关系,温哥华是加拿大陆地上的一个沿海城市,而温哥华岛则是加拿大西南角的一个岛屿。
文:来源网络
标 签: 温哥华一日游
更多相关资讯
- 10/16温哥华的吊桥公园
- 09/18温哥华的四个圈(二):King George - 地名
- 11/29温哥华国际机场·YVR·印象 (四)
- 09/042014温哥华5天攻略(一)
- 12/10在温哥华DOWNTOWN中穿行(一)
- 05/26温哥华游记之天使蛋糕(一)
- 10/20温哥华自助游六大攻略
- 02/19温哥华一日游
- 11/15温哥华圣诞游攻略
- 09/09从落基山到温哥华十一出发9日自驾游游记+攻略(十八)
相关人文历史
- 02/16海边小城“白石镇”
- 01/02温哥华幼儿园的一日夏游(二)
- 08/22移民之10天短登篇--唐人街
- 11/25温哥华岛小镇彻美纳斯·Chemainus·印象 (三)
- 10/19骑车环游温哥华Gulf islands –Mayne 岛记行(一)
- 08/17“呆”在温哥华---去维多利亚市(三)
- 04/23神最钟爱的地方----“温哥华”旅游攻略(四)
- 12/05自助游:漫步列治文 Richmond,品尝美味三文鱼 (二)
- 10/09温哥华葡萄酒窖探秘(三)
- 11/02烟花三月下温哥华(三)